引进精益制造模式不仅仅是企业控制成本增加利润的需要,也是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标准之一。今年六月,重庆锻造厂将精益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环节,实现了转型发展,重振辉煌。
机声隆隆,现场作业环境整洁有序……10月29日,记者来到位于上桥的重庆锻造厂生产车间,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红火的劳动场景。
“我们厂通过精益管理,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,工厂的环境也是大变样。”站在生产机床旁,该厂负责人徐利高兴地告诉记者,工厂目前发生的可喜变化,得益于今年6月起实施的精益化管理。
企业发展面临难题 精益生产成突破口
据介绍,重庆锻造厂建于1965年,是目前我区区属唯一正常生产的国企。工厂现有在岗职工190余人,拥有锻造、机加工、热处理等生产线18条,主要生产汽车、摩托车、工程机械、铁路配件等零部件,为嘉陵、力帆、小康等市内和各省市大型汽摩生产和装备企业配套。近年来,面对原料价格上涨、经营成本增加、劳动力资源紧张的种种不利因素,加上该厂作为传统行业的老牌国企,设备陈旧、环境条件差,工厂生产效益低,发展举步维艰。今年6月,在区经信委的牵线搭桥下,工厂引入实施了精益生产项目,成为该厂发展的新突破口。
“精益生产并不需要投入新机器,只需重新规范生产流程和设备管理,以精益管理赢得效益优势,提高工作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。”徐利告诉记者,以前该厂设备管理薄弱,设备日常点检制度没有正常运行,发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,导致设备故障频发,延误生产。同时,车间物料多,地面到处是铁屑、水及油污。而现在,使用精益管理模式,通过改进工艺、设备自主保全、车间5S管理,不仅改变了整个管理机制,现场作业环境也得到美化。
生产效率提高20% 产量提升10%以上
当天,记者来到该厂机加车间看到,工厂们认真地操作机器,并不时地清扫机器上的铁屑,每个仓储货架上面各种货件摆放有序,车间环境也十分整洁。“平时位置摆放好了,用时到那就拿,直接干活儿,不仅方便,还节省很多时间。”一名工人告诉记者,以前车间物流多,工具及产品随意摆放,通道十分拥挤,地面到处是铁屑、水及油污,有时根本无法下脚,现在环境好了,心情也舒畅了。
记者随后走进锻造车间看到,由于改善了小锤线滑槽,取消了人工取料环节,开始“快速流水”生产流程,该条生产线工人从原来的6人减至5人,生产效率大大提高,也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。“精益管理模式实施四个多月来,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%,产量提升了10%以上。”徐利说。
“引进精益制造模式不仅仅是企业控制成本增加利润的需要,也是今后整个行业的发展标准之一。我们将精益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环节,实现转型发展,重振辉煌。”徐利对该厂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。